發布日期:2022-03-09 15:42:35 瀏覽次數:88 次
“婦女能頂半邊天,管教山河換新顏。”1955年,毛澤東主席一聲口號振聾發聵,響徹全國。如今,無數女性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,用行動詮釋敬業之美,用汗水澆灌滾燙生活,用奮斗描繪精彩人生。
讓我們一起走進海航航校那些優秀女性的故事。
張媛媛:有夢想誰都了不起
2005年,空乘專業畢業的張媛媛順利進入海南航空,成為了一名乘務員。如果按照常規的職業發展軌跡,張媛媛將在乘務員這條道路上順風順水——2008年,表現優異的她還曾被選中參加奧運會,引領阿根廷國家隊運動員進場。
然而,這一切卻注定在她第一次作為乘務員登機,親眼見到飛機駕駛艙的那一刻徹底改變——那一天,飛機駕駛艙內那些設備儀器強烈勾起了張媛媛的駕駛欲望,一顆倔強的飛行夢想就這樣被深深埋下。
這顆深埋的飛行夢想,也將她與海航航校緊密聯系在了一起。
2010年,在得知海航航校成立的消息后,張媛媛立馬動了辭職學飛的念頭。一年后,敢想敢做的她正式成為了海航航校第七批飛行學員并于2013年順利拿到了單發、雙發商照和儀表資質。2017年,闊別海航航校4年多的張媛媛做了一個大膽決定——回到夢想起飛的地方,成為一名英姿颯爽的飛行教員,幫助那些有著同樣璀璨夢想的飛行員實現自己的飛行夢。
在執教生涯中,張媛媛尤其強調標準操作和安全管理,這源于她自己的親身經歷。一次學飛時,張媛媛在五邊進近過程中未截獲盲降下滑道的情況下,便懷著僥幸心理選擇了繼續進近,沒有按照標準的操作程序及時復飛。當時,帶她的飛行教員狠狠批評了她。自此以后,安全飛行的信念便深深埋在了張媛媛心里。成為教員后,她常常將這段經歷作為反面案例講述給自己的學員聽,借此向他們灌輸安全理念。
如今,張媛媛在航校執教已近5年,安全飛行2600余小時,帶飛畢業學員超過30名,是海航航校最優秀的飛行教員之一。
從表現優異的乘務員,到技術精湛的飛行教員,張媛媛在不同的賽道跑出了同樣的精彩。而支撐這一切的,正是當初那個在她心底深埋的璀璨夢想。
有夢想誰都了不起。謹以此篇,獻給那些如張媛媛一般敢于做夢、不斷追夢的航校人。
武佳:扎根一線點亮閃光青春
2013年,武佳入職海航航校,成為了一名后勤人員。彼時,風華正茂的航校剛剛拓展了慶陽基地,急缺人手,公司希望外派武佳駐守慶陽,爽快的武佳想也沒想便一口答應了。在她看來,自己來航校的目的就是為了積累、學習,在哪都一樣,條件越艱苦,越是對自己的磨煉。
那是武佳第一次遠離家鄉,盡管在去之前,她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思想準備,但實際情況還是和她想象中大相徑庭:泥濘的道路,簡陋的住所,頻繁的斷水斷電……從小泡在蜜罐里長大的武佳沒有見過這種仗勢,剛到基地沒多久就因為水土不服起滿了疹子。然而,生性樂觀的她并沒有退縮,而是一門心思撲到了工作上,不管多苦多累,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,從不喊哭,更不抱怨。她的陽光開朗也感染了身邊的許多同事,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“小太陽”。
隨著慶陽基地一天天走上正軌,武佳也一點點完成了職場的蛻變,從一名后勤人員成長為了航務協調員,成為了慶陽基地運行控制中心的主力。
2018年,由于航校啟用了新的運行網,各基地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數據缺失的情況。為了盡快完成新舊運行網的交替,保障運行網的正常使用,公司規定各基地必須組織人員盡快補錄數據。在時間緊、任務重的情況下,武佳主動請纓,沖在了第一線。那段時間,她把活動軌跡固定在了辦公室和宿舍兩點一線,開啟了瘋狂加班模式。最終,在武佳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,慶陽基地圓滿完成了數據補錄任務,并因此獲得了公司的嘉獎。
由于表現出色,2018年底,武佳調回了宜昌,成為了運控中心四朵金花中耀眼的一朵。
回想起在航校的9年時光,武佳覺得,這是她人生中最難忘也最重要的一段經歷。在這里,她綻放著璀璨的青春,收獲了甜蜜的愛情,也贏得了自己的事業。
航校見證了武佳的成長,武佳也陪伴了航校的成長。謹以此篇,獻給那些如武佳一般扎根一線、樂于奉獻的航校人。
譚露萍:甘做企業“螺絲釘”
在譚露萍眼中,自己和海航航校有著特殊的緣分。進公司之前,她在海南工作過3年,感受過當地人對海航的特殊情懷。回宜昌后,剛巧碰到航校招聘英語教員,于是一路過關斬將,憑借優異表現成為了航校一員。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段特殊的緣分,譚露萍眼中的航校不僅是公司,更是家和心靈的港灣。
來航校的前幾年,譚露萍主要從事英語教學。盡管之前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,但由于航空英語專業性太強,初來乍到的她還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。為了盡快進入角色,譚露萍發揮出了“拼命三娘”的精神,白天跟著老教員學習,晚上挑燈夜戰啃書本、寫教案、惡補行業知識,短短幾個月便迅速成長,獨立承擔起了教學任務。
回憶起那段難忘時光,譚露萍至今覺得雖苦猶甜。在航校教書四載,帶過很多學員,深諳學飛道路不易。讓她印象最深、最自豪的是,2018年第5期四個班級中,她作為班主任帶的185-2班被評為了優秀班集體。
2022年1月,由于公司業務調整,譚露萍的主要工作由英語教員變成了機要秘書和文字會務。暫時告別“譚老師”的稱謂,奔赴完全陌生的工作崗位,盡管有不舍,盡管會迷茫,但她選擇了欣然接受。在她看來,無論是英語教員還是行政工作,其本質都是為航校的發展貢獻力量。她甘愿做一顆平凡卻重要的“螺絲釘”,哪里有需要,就去往哪里,在哪里發光發熱。
再出發,她依然默默發力、悄悄驚艷。為了一份完美的備案報告,她犧牲休息時間反復打磨;面對各種復雜繁瑣的公文格式、流程要求,她規定自己必須用最短的時間熟爛于心;別人的春節在熱鬧中度過,她的春節卻在各種有時限要求的備案報告和流程建議中度過……盡管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不到三個月,但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好學,如今的譚露萍儼然已經成為了“行家里手”。
一個人如果在某一個工作崗位上表現出色,我們或許可以歸結為興趣使然,但倘若做每一份工作都盡善盡美,其背后折射出的,一定是這個人的腳踏實地和勤奮努力。
很顯然,譚露萍正是這樣的人。謹以此篇,獻給那些如譚露萍一般腳踏實地、勤奮努力的航校人。